合川:激发“五微共治”活力 奏响防非打非强音

新重庆-重庆日报精选

2025-08-28 09:20

▲原文刊登于《重庆日报》2025年8月28日 6版

“‘保本高息’是陷阱,‘虚拟货币’要警惕……”在合川区南津街街道重百广场,书院路社区的“蒲公英”志愿宣讲队队员正结合手册上的案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防非知识,周围居民听得频频点头。

这样温暖的一幕,是合川区坚持党建统领,深入开展“五微共治”基层网格打非工作体系建设试点的生动写照。该区按照“党建统领+网格筑基+五微联动”核心逻辑,将党组织的“神经末梢”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前沿,用“微治理”破解基层防非“大难题”,切实守住群众“钱袋子”,为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写下鲜活注脚。

▲合川区合阳城街道塔耳门社区开展党建统领“五微共治”防非宣传活动

党建统领聚合力

构建“五微共治”新格局

为保障全区防非打非工作有序开展,今年以来,合川区成立了党建统领“五微共治”打非试点工作专班,构建起“区—镇街—村(社区)—网格”四级“一把手”负总责体系,以141基层智治体系网格为基础,由网格长科学统筹金融机构网点、派出所、市场监管所、物业公司、志愿者队伍“五个主体”人员参与打非作战,形成了强大的“微组织”凝聚力,为全区防非打非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基础。

值得一提的是,“五微共治”成效不仅纳入镇街年度实绩考核和“一把手”述职内容,更与“五微之星”等评选挂钩。举报奖励机制的落实,让“人人都是防非员”成为共识,进一步强化了“微机制”向心力。同时,网格长积极调度“五个主体”力量开展“清街扫楼”行动,汇集整合公安、金融、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信息,有效提升了“微监测”创造力,精准识别风险苗头。如,合阳城街道塔耳门社区在开展党建统领“五微共治”防非宣传活动中,向居民们发放金融知识宣传手册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开防非讲解,并特别提醒居民群众要提高警惕,共同筑牢社区金融安全。

当风险显现,“吹哨报到”机制立即启动,公安、市场监管、金融等入格力量马上介入,共同参与线索核查、现场劝导、人员法治教育,增强“微处置”震慑力,将隐患扼杀于萌芽。

多维联动显实效

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结硕果

合川区以“微组织、微机制、微宣传、微监测、微处置”五项行动为抓手,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“单点作战”的被动局面,实现了向“网络共治”的高效转型,更显著增强了群众的“免疫力”,并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党建品牌。

目前,合川依托试点区域37个(村)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的“红色金融驿站”,成为深入群众的宣传堡垒;邀请金融机构党员开设40场“防非微讲堂”,并将防非宣传融入主题党日、支部共建等活动,“一体化”融合宣教极大提升了“微宣传”的渗透力。宣传阵地被嵌入居民日常生活场景,一张覆盖广、渗透深的防非“防护网”正在悄然织就,让防范意识融入社区肌理。

得益于“五微共治”的创新举措,合川区的防非打非工作持续焕发新活力,取得了亮眼的阶段性成效。开展党建统领“五微共治”基层网格打非工作体系建设试点以来,该区基层网格发现并上报线索同比上升300%,风险处置平均时长同比下降70%,参与投资受骗的人数下降36%。其试点工作不仅获全市推广,入选重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金融治理十大案例,相关经验做法还获《人民日报》等媒体宣传报道,吸引了市内12家区县前来合川考察学习。

下一步,合川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统领“五微共治”基层网格打非工作体系建设,全力提升群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,为辖区群众筑牢金融安全屏障,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,让群众的“钱袋子”更安全、更放心。

(徐一琪 图片由合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提供)

来源: 新重庆-重庆日报  
编辑: 盛志信   审核: 王萃 主编:李苒     
版权声明:

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,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重庆日报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,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。

相关新闻
网站首页| 重报集团| 关于我们| 广告业务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00-2022 CQNEWS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.

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
地址: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:401120 广告招商:023-63907707 传真:023-63907104 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:12377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:(署)网出证(渝)字002号  渝ICP备17015920号

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